(1)医疗费:根据医疗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治疗中发生的医疗费计算,根据证据支付,但不包括原发疾病的医疗费。结束后,如果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话,用基本医疗费支付。
(2)误工费:患者有固定收入的,按缺勤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。收入超过医疗事故发生地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的3倍的,按3倍计算。没有固定收入的,根据发生医疗事故的上年度职工的年平均工资计算。
(3)住院伙食补助: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职员伙食补助标准计算。
(四)护理人员发生特别事故的,应当按上年度护理人员的平均医疗费计算。
(5)残疾生活补助:根据残疾程度,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的年平均生活费计算,最高赔偿期为残疾认定当月开始30年。但是,60岁以上为15年以下,70岁以上为5年以下。
(六)残废器具费:因故障需要装备补偿功能装置的,按医疗机构证明的通用设备费计算。
2二次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是什么
根据相关法律法规,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5岁(比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方法中设想的70岁多5岁)。因此,本项规定为“60岁以上、15岁以下、70岁以上、5岁以下”,以60岁以上每增加1岁减少1年的方法计算,60岁为15岁、61岁为14岁、62岁为13岁、68岁、69岁依次减少,70岁以上为5岁需要注意的是,在确定计算期间后,也要乘以故障等级系数。
1一级b级医疗事故(一级障碍)按30年计算为100%;
2二级甲级医疗事故(二级残疾)按一级残疾的90%计算。计算公式是居民的年平均生活费×30年×90%(残疾等级系数,以下相同)
3二级b级医疗事故(三级障碍)按一级障碍的80%计算。
4二级丙级医疗事故(四级障碍)占70%;
5二级d级医疗事故(五级残疾)60%;
在这个医疗迅速发展的时代,有很多好的解决办法。我们要依法规范工作,不要轻举妄动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!如果您有任何问题,请在这个网站上在线咨询律师。